搜索
牦牛对藏族人民到底有多重要?_西藏娘亚牦牛养殖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
2021-05-10
在西藏流传着一句话:没有牦牛就没有藏族人民。牦牛生长在海拔三千米至五千米的高寒地区,和别的动物相比,牦牛能忍耐零下30到零下40度的严寒。牦牛从三四千年前开始被人类驯养,《山海经·北山经》记载:“潘侯之山……有兽焉,其状如牛,而四节生毛,名曰旄牛”。
对于藏民族来说,牦牛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。藏族之所以称牦牛为“宝贝”,是由于牦牛为传统的藏族社会提供了人们生存的基本保障。它浑身是宝,每一宝都又无私地赐予了人类。它的馈赠惠及高原人类的衣、食、住、行、运以及烧、耕、医、娱、用等方面。可以说从出生到死,贡献了**。
牦牛素有“高原之舟”的称号,被驯养后的牦牛是藏族人民重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,既可用于农耕,又可以作为高原上的运输工具。牦牛全身是宝,高原上的人们喝牦牛奶,吃牦牛肉。
牦牛的毛可做衣服或帐篷,人们用的牛皮口袋、牛皮绳具都是牦牛提供的。牦牛的角可以制作成工艺品,牦牛的骨头是药材,就连牦牛粪也都被藏族人民用来生火取暖。
可以说牦牛从生到死,为高原人民贡献了自己的**。在藏族人民看来,牦牛是藏族人民亲密的伙伴。在西藏,牧民们称牦牛为“诺尔”,藏语“诺尔”的意思就是如意宝贝。
牧民对牦牛的爱也是不必言说,在严冬的天气里,牧民们宁愿自己挨冷受冻,也要给老弱的牦牛盖上一块暖和的毛毯。蹲在牦牛身前,扶着牦牛的角,喃喃的跟牦牛说叨几句。在牧民心里,牦牛就是家庭的一员。
几千年来,牦牛和藏族人民一起用他们的坚韧和智慧,在白雪皑皑的高原上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物质和精神文明,这就是藏文化。
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如内容中如涉及加盟,投资请注意风险,并谨慎决策